“目前公司不仅全面复工复产,与去年同期相比还实现了扭亏为盈。”贵州宜兴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建林信心满满地说。
贵州宜兴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兴义市清水河工业园区,主要生产液体硝铵和固体硝铵,年产30万吨,产品销往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口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
7月1日,在公司厂区里,工人们正忙着把产品装车;在中控室,工作人员在认真地观察和记录数据……公司生产快马加鞭,全力满足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供应。
员工返岗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物流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环节。“由于公司加大劳动力本地化的力度,同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目前公司149名员工已全部复工。疫情期间,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及时对接联系物流,打通了国内销售渠道。”高建林说,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改革创新,公司人员更精简,生产更精细,竞争能力更强,今年上半年盈利400万余元,与去年同期亏损960万元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园区里的贵州阳光万峰实业开发有限公司,随着一期工程2号热炉在6月30日的点火,标志着该公司全面恢复生产。在二期工程建设现场,吊车等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工人们抢抓施工进度。据公司副总经理罗峰介绍,公司煤电冶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2×30000千伏安工业硅矿热炉,年产能2.63万吨,二期将建成2×33000千伏安封闭式锰硅合金矿热炉和2×30000千伏安工业硅矿热炉,三期将建成7×33000千伏安封闭式锰硅合金矿热炉。截至6月30日,公司共生产工业硅8482吨,合计产值约9330万元。
“疫情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及集团公司的大力协调和支持下,公司复工复产面临的人员返岗困难、原材料运输困难、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得到了充分解决。截至目前,州外23名员工已返岗,公司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安全、稳定推进。”罗峰说。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要求,兴义市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采取“三聚焦”硬核措施,全力推动“两区三园”企业、项目快速恢复正常生产、建设秩序,确保增长动力不减退。
——聚焦防控稳疫情。在园区及企业入口对进出人员实时测量体温并登记,对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及时协调防控物资并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截至目前,累计帮助企业协调防护口罩15.3万个、消毒液4.7万升,排查进出人员平均每天2000余人(次),为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复工保生产。抽调园区干部和乡镇干部组建工作专班,对“两区三园”144家有条件复工复产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包保方案,组织企业按照“一企一策”方案,严防疫情和组织复工复产,确保复工复产快速有序推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和影响。目前,恢复正常生产企业144家,复产率10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1家。
——聚焦解困提效率。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员工无法按时返岗导致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及时主动和园区企业对接,精准掌握企业员工动态、在岗人数和缺工需求,并指导有序返岗,同时收集返乡技工、管理人员信息,向企业推介,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目前,“两区三园”复工复产企业报备在岗职工共2541人,有2487人职工返岗。
来源:黔西南日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