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到锦中村开展上门诊疗服务,免费为村里的群众做健康体检。
河口乡境内沟壑交错,山谷切割深,最高海拔1266米,最低海拔340米。全乡19个行政村58个自然寨分散在清水江两岸的大山深处,两岸村民往来的陆路需要绕行数十公里,平时主要靠着通过浮桥和渡船从水面穿行。其中,锦中村就是和乡政府所在地隔河相望的村寨之一。医务人员开展上门诊疗期间,为节省时间,通常都用背篓背着仪器和药材,乘渡船或爬山到村里开展工作。
据了解,河口乡卫生院从2017年开始实行家庭医生团队分片服务,为山村里的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做常规检查的B超机、心电图机等设备较为笨重,不便搬运,因此在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医务人员便使用当地常见的背篓,背着仪器和药品行进。他们数年如一日,翻山越岭、涉溪渡河,背来了大山里的健康和希望,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背篼医生”。
“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就是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背篼医生们表示。
清晨六点三十分,清水江畔的河口乡寂静如夜,锦屏县医共体河口乡医院里却灯火通明。
河口乡医院护士吴述鹃很早便到达河口医院,清点背篼里的医疗用品:听诊器、血压器、血糖仪以及健康处方……每一样都不能遗漏。
今天是河口乡医院家庭医生履约服务日,家庭签约服务团队计划前往文斗村进行入户随访,而文斗村的包村医生便是吴述鹃。
行医路难他们初心不忘
七点钟整,吴述鹃所在的家庭签约服务团队统一出发,准时前往清水江畔的渡口,等待提前预约的摆渡船。
“从乡卫生院去文斗村最便捷的途径是乘坐渡船过河,然后再走小路进村,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的时间。”吴述鹃说。
“为什么乘车不通过公路进村?反而背上背篼走小路呢?”记者问出心中疑虑。
“河口乡山高地险,文斗村位于清水江下游,乘坐汽车前往文斗村得小半天时间,一个工作日只够两地来回,山区群众看病出行难,家庭医生进村随访时间成本高,所以才选择渡河走小路。”
在锦屏县河口乡,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很广:“对面喊得应、见面要半天”,这句话是河口乡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河口乡与锦屏县城相距100公里,素有“锦屏小西藏”之称,全乡19个行政村58个自然寨全部坐落在清水江畔中下游的大山深处,当地群众出行远、看病难!
2017年5月9日,锦屏县河口乡卫生院2017年度公共卫生均等化体检工作正式展开。医院抽调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B超、心电图、临床检验、护师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背篓上的健康”服务团队,携带各类相关的医疗检测设备早早的赶到各村卫生室展开体检工作。
当地群众亲切的称呼河口医院的家庭医生为“背篼医生”。
河口医院院长王昌勋说:“最初服务团队进村体检的设备都是肩挑背扛,由于山高路险,摔坏了几台心电图机、B超机,后来改用背篼来运输设备,设备受到损害次数明显降低,于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用背篼进村成为了常态,也延续至今!”
吴述鹃从锦屏县医院调到河口医院工作一年的时间。她说,一年来,背着背篼渡河、爬山,为村里群众开展入户医疗服务的次数多到记不清了,虽然累,但是不后悔,因为我家就在河口,我知道山里看病有多难!
清晨的清水江,薄雾蒙蒙,寒风透过渡船的缝隙吹得滋滋作响。
船舱里,今年43岁的谭洪集翻看着手机,细心的查看文斗村群众患大病以及慢性病情况。
谭洪集说:夏天,为了赶渡船,服务团队几乎凌晨5点就要起床,渡河后再步行半小时到村里,为了按时推进走访任务,走访到半夜都是家常便饭。
作为河口医院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谭洪集深知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对于大山困难群众的重要性。他说:给人民群众带去最快最好的治疗,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苦点、累点也值得!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行驶,摆渡船停在了文斗村山下的渡口处。医疗服务团队在院长王昌勋的带领下,背着背篼前往文斗村。
服务到家他们使命不变
文斗村的70岁老人姜大刚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和高血压,老伴患有冠心病以及肺气肿,姜大刚家属于大病管理对象,包村医生吴述鹃以及村卫生员王桃香都会定期给老两口进行体检和诊疗。
“您这个病不能累、戒烟、戒酒,还有就是按时吃药!我们连续帮您测三天血压,再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安排向县级医院转诊治疗。”吴述鹃给姜大刚测量血压后,细心的叮嘱道。
“你们大老远跑过来辛苦了,感谢党和国家政策好!我们得到了实惠,家庭医生给我老两口带来第二次生命!”姜大刚激动的说。
“那您多注意身体,血压药要备好,有不舒服的随时跟村卫生员说,我们再去其他家看下。”河口医院院长王昌勋不断交待着各种注意事项,才放心离开。
53岁的陆和莲因高血压瘫痪在床、70岁的李安银患有高血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7岁的罗银月因脑出血而留下后遗症……每一个病人,河口医院的家庭医生都记忆深刻,且对于病人回访的最新情况都记录在管理台账中。
目前,文斗村患大病13人,患慢性病91人,均建立“一人一策”健康管理台账,建立了签约明白卡,为贫困户提供基本的健康帮扶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非贫困人口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对象应签尽签。
锦屏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杨仪表示:“截至11月,健康扶贫系统管理患37种慢病6145户,7343人,已对6019户,7178人进行签约,履约服务,在开展履约服务中,按高危人群和普通慢病患者分类管理,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突出对高血压压、糖尿病患者控制不满意的进行双向转诊管理。”
“背篼医生”王昌勋、吴述鹃、谭洪集、吴国武、王桃香……他们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真正发挥出医生与群众的零距离服务作用,用“背篓精神”践行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尽锐出战,合力攻坚。自2017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以来,锦屏县医共体医院组成的509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用“背篼精神”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到家,确保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决不让一个群众因为健康问题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
来源:新华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