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文化旅游 — 正文

加强整体保护,赓续红色基因;深化价值挖掘,弘扬革命精神

加强整体保护,赓续红色基因;深化价值挖掘,弘扬革命精神

宝塔山夜景。

加强整体保护,赓续红色基因;深化价值挖掘,弘扬革命精神

江西瑞金革命遗址。


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是180年近代史、99年党史、71年共和国史、42年改革开放史的见证。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2016年,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和革命文物资源丰富的省(区、市),共同研讨加强保护传承的措施方法,拟定了摸清底数、顶层设计、加强保护、大力弘扬的工作思路。“十三五”以来,各部门加强协作、见诸行动;各地方主动跟进、积极作为;广大文物工作者坚守奉献、砥砺奋进,共同推动革命文物工作呈现向上向前的良好态势。


革命文物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协同保护持续深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出台政策“组合拳”,全面部署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革命文物保护予以倾斜,支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整体陈列展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修订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对红色旅游基础建设加大投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接续制定,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革命文物工作格局正在发挥更大作用。


革命文物机构建设从无到有,央地联动日见成效。中央编办批复国家文物局成立革命文物司,为全国做了很好示范。省级革命文物机构建设超出预期,江西、安徽、重庆、福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甘肃、北京、河北、新疆、贵州累计13个省级文物部门设立革命文物处。西安市文物局革命文物处、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和宁化县长征出发地遗址保护中心、金寨县红色文物管理中心相继成立。陕甘宁、川陕、鄂豫皖、东北建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协作机制,湘赣两省联合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广东、安徽设立红色遗址保护专项资金,江西实施红色标语保护利用工程。


革命文物保护稳中有进,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全国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两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37个片区覆盖31个省(区、市)268个市1433个县。结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相关主题革命文物保护行动,推介革命文物展览精品。积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延安和红军长征湘江战役革命遗址连片保护经验,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摘帽。


革命文化传播亮点纷呈,保护共识已经形成。革命纪念馆渐成体系,全国革命纪念馆超过1000个。革命传统教育呈现大众化、常态化趋势,尤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高潮;红色文化微视频、电视公开课和红色直播、“红秀展演”出新出彩,让人们触摸有温度的革命历史。红色旅游的规模和热度不断攀升,不少革命文物场所成为百姓出游的重要选项和网红打卡地,年轻人成为红色旅游主力军,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7亿人次、旅游收入4800亿元。越来越多的革命老区把革命文物资源作为地方发展的金名片,保护革命文物的社会基础更加坚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开天辟地的大事到进入新时代,2021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工作面临着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全国文物战线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让革命文物绽放新光彩,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再上一个大台阶。


加强整体保护,赓续红色基因。落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高质量做好革命文物工作。实行革命文物定期排查制度,摸清摸准各地区各领域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和保存现状,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编制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规划,推进革命旧址维修保护行动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储备、实施、完工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项目,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以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为支撑,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实现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示范引领。编制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管控清单,打造长征文化遗产廊道,共同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介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建设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支持革命文物类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深化价值挖掘,弘扬革命精神。加强内容建设,生动展现革命文物的红色基因和思想内涵,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依托博物馆、纪念馆和党校、党史文献等研究部门,加强党史、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研究,加强革命文物价值研究。创新形式、拓展功能、加强传播,将革命精神融会贯通到展陈展示、红色旅游、瞻仰体验之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人们循着故事来、带着故事走。储备主题突出、制作精良的展陈精品,丰富文旅融合的故事、场景和体验,增强革命文物的可亲可感。大力发展革命文物数字内容新业态,提供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跨越时空、拉近距离。做好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重要标识地的开发展示。今年下半年,组织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


注重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参与。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文旅融合,提质特色产业,赋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介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品牌,提升革命旧址服务设施和景观环境,促进革命老区宜居宜业宜游。实施“革命文物+”战略,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加快要素集聚,让革命文物活起来。鼓励社会力量有序开发革命文物IP,支持市场主体加强内容、模式和业态创新,增强素材再造、衍生创新和多元供给能力,让更多红色元素可触摸、能感知,点亮美好生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云南九大必去之地,不去后悔终生!快来看看吧

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这是古人对玉龙雪山的赞誉,说得恰如其分,十分的贴切。玉龙雪山高5596米,南北长17.5千米,东西宽6.5千米。它不是一个山峰,而是横断山脉南麓的一段。它昂首挺胸,曲迴蜿蜒于群山之巅。...

08月12日 11:15

2020上半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2020年1至7月,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43起、死亡560人、受伤306人,同比减少56起、26人、增加23人,下降9.3%、4.4%、上升8.1%。其中,较大事故21起、死亡75人,同比增加10起、34人,上升90.9%和82.9%;未发生...

08月11日 09:48

云南新崛起的城市夜景,你知道是哪个市吗?

中西部地区各城市在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中,静静地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城市的新面貌,从最初的破瓦黄泥房到红砖房,再到稍高的楼层,再到变化成现在的摩天大楼,这些变化都是近几年发展的显着成就。...

08月10日 16:02

云南省发布11项暑期旅游提示:做好个人防护,警惕低价旅游团,安全健康文明出游

该旅游提示指出:游客在出行前应关注云南旅游、气象、交通和卫生等部门发布的宣传和提示,了解当地的疫情状况和防控措施,做好旅游攻略,合理规划行程线路和出游的时间,错峰出行。 ...

08月10日 15:56

你见过云南彩辫吗?知道背后的意思吗?为什么购买云南彩辫缺被导游拦住了?

我国土地辽阔,领土辽阔,南北住址略有不同,文化也有一定差异,北方冬天接连下雪,南方大多处于暖冬凉爽的天气,说起南方,云南这个特色之处,就像来到云南看丽江古城,安静地睡着的孩子,但夜间突发街的喧嚣与白天完全不同,去苍山洱海,感受蓝天白云,峨高山和湖水配...

08月10日 09:47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