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头条推荐 — 正文

黔牛出山,风行天下 ——贵州建立健全黄牛产业全产业链

近日,省统计局发布我省上半年肉牛产业成绩单:出栏73.83万头,同比增长1.3%;牛肉产量9.65万吨,同比增长3.4%。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下,我省肉牛产业基本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


牛羊产业是贵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调整优化后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今年以来,我省肉牛产业动作频频,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链水平。


3月30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成立;6月17日,省市县三级合作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协议迎来首个签约县——关岭;6月23日,根据协议,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关岭自治县有限责任公司(简称“spv公司”)正式成立……


从饲料供应、良种繁育、集中育肥到统一屠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看,贵州肉牛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机制进一步创新、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饲草料供应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屠宰加工进一步提升、品牌效益进一步增长、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完善,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贵州黄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扬帆起航”


抓饲料促规模、抓屠宰促加工、抓市场促销售,是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举措,也是我省肉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


黔牛出山,风行天下 ——贵州建立健全黄牛产业全产业链


没有大企业就没有大市场。3月30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在贵阳正式挂牌成立,目标是全力打造以“平台引领、统筹资源、加工提升、外联销售、配套物流”为核心的贵州黄牛全产业链发展生态体系,促进全省黄牛产业饲草料供应、屠宰加工、品牌统一、行业融资等有机衔接,努力打造“贵州黄牛——中国和牛”的“1+N+X”品牌体系。


“从肉牛的养殖到屠宰加工,从冷链运输到市场销售,黄牛集团的成立可以打通整个链条。同时,借助铁路运输的优势,解决冬季草料稀缺问题,整体降低养殖成本,带动肉牛品牌的打造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助力贵州脱贫攻坚工作。”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闫茂林说。


借助黄牛集团在牛产业中发挥的龙头作用,贵州黄牛全产业链这艘“大船”正式扬帆起航。


——流通主体正在培育壮大。强化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和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的引领作用,发挥其在饲草供给、冷链运输、仓储转运等方面的优势,建设形成服务全省的产业流通网络。


——全流通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在上海布局的精细化分割车间已完成生产线建设,牛肉“本地屠宰+异地分割”产销模式建立;6月30日,省农科院在威宁建成年产1万吨干草加工中心;黄牛产业集团在河南省布局建立的年产20万吨饲料颗粒的干草料收储加工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以贵阳牛郎关和遵义播州区为核心,以关岭、凤冈、威宁、德江等为网点的全省饲草料集中仓储与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设。


——销售渠道正在拓宽。紧盯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与广州市多家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广泛交流,与多家有意来黔投资兴业的企业开展意向性洽谈;不断深化与盒马鲜生的供需合作,并先后与食行生鲜、叮咚买菜、自嗨锅等新零售业态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黄牛追溯和标准体系正在建设并初步投入使用。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牵头组织开展全省黄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7月15日关岭自治县试点系统上线运行,月底完成追溯系统上线运行,为牛肉市场有序流通提供可靠保障。


三方合力,贵州肉牛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6月17日,省市县三级合作推进关岭肉牛产业发展协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签约仪式上,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共同签署三方协议书,汇聚省、市、县三级合力,共同推动牛羊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这标志着贵州肉牛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黔牛出山,风行天下 ——贵州建立健全黄牛产业全产业链


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技术支撑,以关岭黄牛为样板,示范带动全省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安顺市从市级层面聚集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资源,强化对关岭黄牛产业发展的督促指导;


关岭加快制定全县牛产业发展2020—2022年三年规划,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落实“分户饲养、集中育肥、培育品牌、统一营销”发展模式。


“我们之所以把关岭作为协议签订第一家,就是希望关岭以此次签订协议为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促进关岭肉牛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示范带动全省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


根据协议,2020年底,关岭自治县肉牛存栏将达到11.8万头以上,肉牛出栏4.2万头以上;到2022年实现存栏10万头以上,稳定出栏4万头。


“我们一定能完成。”关岭自治县新铺镇党委书记张向华表示。新铺镇是关岭黄牛最大的养殖乡镇之一,今年计划种植饲草2.1万亩,养殖肉牛1.5万头。


张向华的信心来源于新铺镇良好的养殖基础,更有老百姓积极参与的热情与支持。“这次回乡,就是看到了乡亲们养牛带来的变化,所以决定留下来创业。”新铺镇海百合村王朝宏在外打拼多年,看到家乡牛产业的发展,让他停下了远程行的步伐。


按照“成熟一批签订一批”的原则和计划,8月底前,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还将与凤冈、大方、黔西、德江、思南、习水等产业重点县和有关市(州)签订省市县三级黄牛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市县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


育品牌,梯次渐进推动“贵州黄牛”风行天下


“贵州黄牛是全国最好的肉牛!”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给了贵州黄牛一个大大的赞。


好品质是征服消费者味蕾最直接的方式。但好品质的产品还需要好品牌的“输送”。长期以来,贵州黄牛面临“品质不错、品牌不响”的尴尬境地。为此,我省将积极打造“贵州黄牛”公共品牌,提升贵州黄牛整体品牌价值。据介绍,我省持续加强与广东省商务、国资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借助对方国有企业、商超、协会等资源,打通贵州黄牛肉供应渠道,助力贵州黄牛开拓中高端市场。同时,积极筹备参加广州首届粤黔杯世界牛王美食大赛、上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等推介活动。


此外,结合我省持续实施的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发展数字新零售业态,着眼全国消费格局转型,发展“线上展示、线下体验、无接触配送”数字新零售业态,利用“直播带货”等新方式,提升贵州黄牛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让“贵州黄牛”风行天下。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如何让“智造”创造高品质,贵州不断在发力

如何让电子元器件误差小于0.003毫米?近日,记者走进贵州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智慧工厂找到了答案。...

08月11日 10:33

贵州六枝手工艺创业培训基地好热闹,孩子搬迁过来学技术

早上八点刚过,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民族手工艺创业培训基地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与平时不同的是,来“培训”的都是搬迁过来的孩子,最小的不到5岁,最大的也只有14岁。 ...

08月11日 10:18

贵州学校以“各美其美不同而和”为办学理念,坚信制度是管理之本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以“各美其美不同而和”为办学理念,体现尊重师生个性、包容多样性、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追求。将个性“和美”推向整体“和美”,使每个个体的优点都得到充分发挥与融合,既张扬个性,又取长补短,达到“各美其美”与“不同而和”。...

08月11日 10:14

贵州坚持做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明显成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大地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视野、新认识、新理念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正确处理人与...

08月11日 09:59

贵州组团帮扶强内核,“借梯登高”弥合鸿沟

三年间,长顺县整体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圆梦大学,越来越多打算到外地读书的学生选择回来。“组团式”教育扶贫改变了一个贫困县孩子们的命运,更托起山乡发展的未来。...

08月11日 09:12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