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岁的周思顺是金海湖新区渔种场副场长、梨树镇车坝村第一书记,驻村两年来,他履职尽责,为车坝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谱写了新篇章。
车坝村
“刚来到车坝村,就好比初进家门的新媳妇一样,由于没有从事农村基层经验,只能多看多听多思考。”周思顺笑着说。
2018年3月,周思顺来到梨树镇车坝村担任第一书记,自那时起,他带着责任、带着使命踏上了扶贫之路。初到车坝村,一切都是重新开始,精准扶贫工作怎么开展、村容村貌怎么提升、群众增收路子怎么走......这些,成了周思顺的入门课。
车坝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382户138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120人。作为一个扶贫“新手”,周思顺到村后,他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走村入户访民意,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村里每户人家的家庭成员结构、经济收入状况、文化程度、村民健康状况等他都了如指掌,甚至连群众的发展愿景都被他详细记录在走访笔记本上。
周思顺(右一)到群众家中走访
周思顺在与镇村干部交流过程中,得知车坝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他立即征求村支两委的意见和看法,大家一起拟定发展党员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吸纳和发展了一批年轻知识青年、创业带富型党员,并通过以会代训、新时代农民大讲堂等方式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理论信息、先进本色和模范带动作用。
“周思顺同志到车坝村担任第一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脱贫攻坚队伍的管理,在致富能手和优秀大学生中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使我们脱贫攻坚队伍力量得到了充实。”梨树镇驻车坝村联系领导韩岗说。
周思顺查看资料
因为脱贫任务重,周思顺几乎很少回家,他经常在村委会狭小的办公室里,一个人填表、一个人规划、一个人想着明天要到哪家哪户。
周思顺的妻子早年查出癌症,病痛的折磨让这个一度以柔弱肩膀扛起家里大小事务的女强人迎来了人生中最为灰暗的时刻。为了兼顾“小家”和“大家”,周思顺只能挤出晚上的时间陪伴妻子,白天又赶到村里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走访排查总结会
“为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周思顺一直和我们同甘共苦,今年3月份他的妻子走后,他把孩子带到我们村照顾,值得我们村支两委学习。”梨树镇车坝村党支部书记聂永尧介绍。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周思顺着重抓好就业宣传,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村民到企业、厂矿就业。还积极动员创业致富能人以传、帮、带、教等方式组织乡邻外出从事运输、医院护工、装修、建筑等职业增加收入,201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9400元,比之前翻了几番,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车坝村
车坝村人多地少,广种薄收,75%是坡耕地,积极引导群众外出务工就业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车坝村村民陈章绿因家庭负担重,仅靠种养殖业难以实现增收致富,周思顺经常入户给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家通过就业解决收入问题从而实现脱贫。
“村里面动员我们外出打工后,我就到浙江找到一份海洋捕捞工作,一年有三万多块钱的收入,我妻子在新区工业园区一年也有两万多块钱收入。”陈章绿满脸笑容。
除了做好精准扶贫巩固提升工作外,周思顺还与村干部积极出谋划策,借助实施“法治毕节”创建工作契机,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改变村民陋习,激发内生动力,改善村容村貌和社会治安环境。两年时间里,车坝村先后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廉政文化示范村、省级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来源:金海湖融媒体中心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