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地处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拉片村,距县城35公里,距大小七孔景区5公里,是我国少有极度贫困地区,是贵州历史上最穷的“三山”地区之一。
瑶山是白裤瑶的主要聚居地,自然村寨保存完好,孕育着浓郁多彩的瑶族民俗文化。近年来,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扶贫”新发展模式,让瑶山群众搭上“旅游车”,吃上“旅游饭”,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
瑶族古寨迎来旅游发展曙光
2019年5月景区提质升级项目正式启动。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贵州荔波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旅游集团”)在景区建设及运营中,通过“文化深度挖掘+旅游产业扶贫+保护性旅游开发”,在不破坏原有民族风貌的情况下,对瑶胞原始村落进行静态修缮,动态挖掘瑶族文化底蕴,使对瑶山古寨从贫困落后的原始村落摇身一变,让瑶山从一个“山旮旯”变成网红景点,并成为荔波民族文化名片,旅游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旅游集团坚持以瑶族原生文化为主线,建立工作专班,通过深度调研、重点从文化挖掘、规划布局、材质工艺、建筑色彩、景观植物等方面着手,用传统工艺实施村寨还原工作。在景区打造中,开发团队让村寨回归应有的本色,让村民延续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主体,都能鲜活的讲述自己的故事,实现“处处是景、人人是景”,让游客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感知,收获感悟与感动。
进行景区景观修缮和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景区游览面积原来的1平方公里延展到4平方公里,项目累计整合资金约1.2亿元,实施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古村落风貌修复、古遗址、商业街改造、瑶浴主题民宿、瑶王宴广场、瑶陶工坊、村史馆景点提质工程,极大提高景区服务质量,优化景区业态布局。
瑶山古寨景区瑶浴服务中心
同时,为提高当地群众就业率,旅游集团直接为当地提供安保、保洁、表演、园林绿化、生活场景展示、观光车驾驶、导游等194个就业岗位,并优先招聘当地群众,带动贫困群众55人就业,员工年人均收入达到24000元。并大力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和旅游商品开发培训,共吸引300余名群众参加,极大提升群众在景区就业和创业能力。如:村民谢友花在培训后从事景区“场景展示”工作,在家门口进行纺织生产展示,除获得自产自销的旅游商品收入之外,每年还可获得8400元的场景展示报酬,像这样在景区从事“场景展示”人员共19人。
通过景区的提质扩容,辐射和带动周边种养殖、餐饮、住宿、零售等产业发展,群众通过产业经营实现增收或间接带动就业。如在景区商业街带动下,共吸引了11户商家入驻,带动近100人就业。瑶山景区写生部落通过开展艺术研学,与全国30多所高校合作,2018年5月至今已吸引了45批次高校学生到瑶山开展写生活动,共计3.5万余人次,当地群众通过担任模特、向导等劳务服务增加经济收入。
瑶山古寨景区扩容提质
在瑶山景区开发中,旅游集团鼓励群众保留瑶族原始的生产生活状态,旅游集团将以门票收入20%作为瑶山群众展演生活场景的分成。但因受疫情影响,瑶山古寨景区于2020年5月1日才正式运营,加之执行免票政策,景区目前尚未有门票收入,门票分红尚未实施。
以瑶山古寨景区建设为契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庄排污主管网建设9500米、公厕6座、村寨入户路10500平方米、村庄绿化5000平方米、道路硬化2200米等工程项目,同时打造了图书室、村史馆、警务室等公共设施,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向贫困村的延伸。
来源:多彩贵州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