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获悉,贵阳市“5G建设大战90天”工作提前9天圆满收官:截至7月22日,贵阳市累计开通5G基站4000个,在全省率先完成“5G建设大战90天”工作目标;完成全年目标计划的50%,完成进度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5月初,贵州省启动“5G建设大战90天”工作,提出到7月底,全省建成5G基站累计达到1万个,发挥5G“一业带百业”作用。贵阳市、贵安新区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贵阳市、贵安新区5G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各区(市、县)比照省市做法,各自建立了5G建设协调专班。贵阳市、贵安新区5G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统筹推进、系统谋划、强力攻坚,建立完善“旬调度、月例会、季总结”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及时调度解决5G建设有关问题,为顺利完成全年5G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方面,坚持规划引领,紧扣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目标,围绕5G网络建设、产业集聚、融合应用、技术创新、安全体系等重点任务,加大对5G站址规划布局、建设模式、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统筹谋划力度,编制完成《贵阳贵安5G发展规划(2020-2025年)》(送审稿)。
在狠抓目标任务落实方面,坚持“自我加压、目标前移”工作总思路,围绕全年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按照9月底前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计划,跑出建设“加速度”;定期汇总全市各地5G基站建设情况,并向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进行每周通报;推动各类公共设施向5G基站免费开放,共同落实解决5G基站建设中各类疑难问题,目前全市203个5G疑难站址已解决105个,剩余疑难站址正在全力加快解决。
延伸阅读:
5G基站休眠非关站,对用户几乎没有影响
近日,洛阳联通一则快讯引起了圈内自媒体账号的普遍关注。这篇快讯的名字是《洛阳联通通过AAU深度休眠降低5G基站能耗》。
这则快讯被网友转发后,引起了不少讨论。多个自媒体还上纲上线。
其实,通过人工智能的调度算法,在低速率、低业务量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关断,达到节能的效果,这种做法对用户几乎没有影响,却可以大幅降低运营商的电费及其他维护费用。这是网络管理精细化的一个趋势。
在正常开启状态下,用户实际使用5G网络和运营商的能耗。与高峰期相比,后半夜基站耗能减少不多,但实际使用能耗很低,大部分能量消耗是“无效能耗”。除了近一步降低基站的单位能耗外,如何减少这种“无效能耗“也成为运营商、设备商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相关探讨。不仅是联通,移动、电信也都有报道,也不只是中兴通讯、华为、爱立信等在这方面投入也不少。
为什么基站休眠对用户基本没有影响?
1、基站进入深度休眠和路灯的关闭并不相同,它没有严格的时间表,休眠的前提是,当前设备处于无人使用状态或业务量低于某个值。如果某处基站有大量的用户正在使用,这时运营商不会让基站休眠。
2、基站休眠和彻底关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符合条件的话,可以随时唤醒基站,让其恢复正常使用。
3、后半夜,用户使用率低,即使基站休眠,没有5G,仅连接到4G+网络,也可以达到100Mbps以上的速度,这对目前的大多数应用来说,几乎不会发现差别。
4、5G网络三大特征“高带宽、低时延、大容量”,目前商用的NSA仅支持“高带宽”,也就是更快的下载速度,除非是专门下载,正常使用APP,即使是对网速要求高的视频、游戏,在网络负载较低时,4G+与5G的体验并无明显差异。对上行带宽要求较高的直播是一个例外,5G效果会更好,后半夜直播的也不多吧?
5、这种休眠政策是不断调整的,随着连入5G网络的用户增加,运营商会逐渐缩短休眠时间,直至完全取消,用其他的网络优化方法替代。
6、与面向普通消费者的5G服务不同,这种基站休眠对5G行业应用影响更小,因为行业应用需求曲线明显,运营商可根据需求调整基站使用情况,做到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电力消耗。另外,可以想象,在SA网络下,如果自动驾驶、自动控制已被大量商用时,这时在所涉及区域的5G网络不会采用这种休眠,而是采用更聪明的调度方式。
5G网络的运维需要更精细化、更智能的管理
高能耗将是未来5G网络运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直供电降低部分电价,可以减少运营商的部分负担,但这远不够。设备升级优化、网络覆盖优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费。重要的突破点还在网络的智能运维上。
目前5G网络覆盖面还较小,真正的5G用户更少,各地在网络建设过程中,会采取一些简单化的操作,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增加,运营商的运维管理一定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智能。网络应需而建、网络使用根据负荷动态调整,网络会越来越聪明。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