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文化旅游 — 正文

贵州:“避暑胜地·度假天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壮大

炎炎盛夏,23℃的贵州满眼青山,处处绿水,呼吸皆爽,惬意怡人。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消息的发布,沉寂近半年的文旅业被激活,享有“避暑胜地·度假天堂”美誉的贵州,成为众多游客跨省出游的首选。在系列优惠、贴心的避暑旅游季活动吸引下,省外游客纷纷开进贵州,在神奇秀美的山水景色中徜徉,享受凉爽的美丽邂逅。

贵州:“避暑胜地·度假天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壮大

近年来,贵州把大旅游作为全省“三块长板”之一,明确提出要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凭借多维立体的便捷交通,贵州和世界的沟通更加快速,围绕交通线路打造山地特色旅游产业带,成为贵州休闲旅游的新风尚。以“多彩贵州”为核心标识的文化旅游品牌越擦越亮,旅游业井喷势头持续强劲,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壮大。


避暑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盛夏到来,又一场由省委、省政府精心部署的“清凉”营销大幕,正在盛大开启。


7月15日,贵州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并宣布启动避暑季旅游。当晚,来自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1147名游客,围着百里杜鹃的篝火翩翩起舞;7月18日,广东省100人首发团乘坐高铁走进爽爽贵阳;海南首个跨省旅游团选择到遵义旅游;全国多个省份旅游团游客选择走进贵州放飞自我……


优惠多,选择多。今年避暑旅游季,贵州向省内外游客发放1000万贵州文化旅游惠民券,并上线1800条贵州安心跟团游产品、200多条贵州自由行产品,涉及暑游、山水风光、轻户外、红色旅游、民族风情、天文等主题游。此外,还推出英雄足迹游、科普探秘游、健康养生游等十大主题100条精品线路。


“确保来黔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贵州进一步强化旅游团队疫情防控和强化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做好充分准备,有序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袁伟说。


清凉的夏日,清新的空气,清爽的气候,让刚到贵阳的广东游客单智安赞不绝口。


“跨省游的开通,预示贵州即将迎来游客爆发式增长。”贵州省中国国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说,夏季温度平均23℃的贵州是避暑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贵州。

贵州:“避暑胜地·度假天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壮大

2017年,贵州首次送出“清凉大礼包”,贵州暑期接待游客突破1.65亿人次;2018年暑期,贵州在两个月内接待游客2.1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36.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以上。连续4年推出大力度的避暑旅游优惠政策,让贵州避暑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未来,贵州旅游还将逐步提升品质,扩大夏季避暑旅游品牌的影响。


政策引导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下,贵州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动旅游业连续多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做实做深大旅游、全域旅游、旅游经济、旅游+、满意旅游五大关键词,推动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底,贵州在全国率先全省域景区分类分区分批次开放;3月初,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文化旅游业渡过难关、尽快恢复的有关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支持文化旅游业全面复苏;4月,省政府决定开展多彩贵州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刺激市场复苏……

贵州:“避暑胜地·度假天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壮大

作为贵州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之一,大旅游创新发展工程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进程,着力推动业态、产品和服务创新,做实“三增一降”为重点,到2022年,旅游业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左右,重点项目投资468亿元,企业达到5万户,就业人数达到85万人,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旅游企业达到70家以上。


为推动这一目标完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贵州省大旅游创新发展工程专项行动方案》,着力打造避暑省、温泉省、索道省、桥梁省、山地户外运动省,布局建设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千里乌江滨河度假旅游带、长征红色文化旅游带和特色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带,培育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20个以上。


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2018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2019年,贵州接待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30%以上。


铅华洗尽始见金。贵州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新定位、新目标,与外宣形象清晰明朗。疫情褪去,贵州旅游转危为机,正按下“重启键”,迈向新征程。


全域融合形成产业新格局


处处风景处处诗,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开贵州这幅立体图卷,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层层交错,交相辉映。山川、河流、溶洞、峡谷、瀑布、古镇、乡村等,移步换景,无一不让人为之迷恋。


遵循“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2017年,贵州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


强化决策部署,贵州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围绕全域发展,一批体验式山地旅游、度假康养产品在全省各地应运而生,曾经束缚贵州发展的高山、河流,成为蕴藏丰富潜力的富矿。


优化全域山地旅游布局,打造世界级山地旅游产品,构筑山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山地康体养生游、山地特色乡村旅游,“旅游+”融合发展。突出全域旅游,构建山地旅游品牌,贵州旅游发展章法明晰,拳拳有力。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大数据”成为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升级、扩大产业规模的新动力。


今年5月,收录全省415家A级景区、酒店、文化场馆、餐饮、民宿、攻略指南等两万多条基础数据的贵州“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上线,游客只需用手机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即可使用“一码游贵州”平台,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完成“一码千景”的个性化需求。截至目前,“一码游贵州”平台总访问量已达2000多万人次。


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贵州正构建全域旅游大数据综合分析管理体系,搭建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旅游信息、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服务供给相结合,推动旅游业态、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升级,贵州旅游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来源:贵州都市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云南九大必去之地,不去后悔终生!快来看看吧

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这是古人对玉龙雪山的赞誉,说得恰如其分,十分的贴切。玉龙雪山高5596米,南北长17.5千米,东西宽6.5千米。它不是一个山峰,而是横断山脉南麓的一段。它昂首挺胸,曲迴蜿蜒于群山之巅。...

08月12日 11:15

2020上半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2020年1至7月,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43起、死亡560人、受伤306人,同比减少56起、26人、增加23人,下降9.3%、4.4%、上升8.1%。其中,较大事故21起、死亡75人,同比增加10起、34人,上升90.9%和82.9%;未发生...

08月11日 09:48

云南新崛起的城市夜景,你知道是哪个市吗?

中西部地区各城市在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中,静静地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城市的新面貌,从最初的破瓦黄泥房到红砖房,再到稍高的楼层,再到变化成现在的摩天大楼,这些变化都是近几年发展的显着成就。...

08月10日 16:02

云南省发布11项暑期旅游提示:做好个人防护,警惕低价旅游团,安全健康文明出游

该旅游提示指出:游客在出行前应关注云南旅游、气象、交通和卫生等部门发布的宣传和提示,了解当地的疫情状况和防控措施,做好旅游攻略,合理规划行程线路和出游的时间,错峰出行。 ...

08月10日 15:56

你见过云南彩辫吗?知道背后的意思吗?为什么购买云南彩辫缺被导游拦住了?

我国土地辽阔,领土辽阔,南北住址略有不同,文化也有一定差异,北方冬天接连下雪,南方大多处于暖冬凉爽的天气,说起南方,云南这个特色之处,就像来到云南看丽江古城,安静地睡着的孩子,但夜间突发街的喧嚣与白天完全不同,去苍山洱海,感受蓝天白云,峨高山和湖水配...

08月10日 09:47

最热资讯